文/小黑
如今,各种综艺节目层出不穷,目的就是让观众能够欣赏到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。从舞蹈类节目《这就是街舞》,到演唱类节目《我是歌手》,这些节目不仅为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表演形式,也让一些表演者获得了广泛的关注。但为了让观众能更好地理解节目内容,尤其是一些更为专业的领域,节目组总是会请来一些专业人士当评委,通过他们的点评帮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演出背后的艺术。
然而,问题在于,有时一些评委看似专业,却因言辞或观点不当而遭到争议,甚至被节目中的选手“反击”。演员郝蕾便是其中一位。在许多综艺节目中,评委被质疑并非新鲜事,可能是因为选手和观众之间的观点不合,也可能是评委自身的专业水平未必能赢得大家的认同。作为评委,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,还要有足够的资历,才能真正得到尊重和认可。
展开剩余82%专业能力与资历,缺一不可。以演唱节目为例,担任评委的人应该拥有代表作品以及可观的音乐成就。比如在《中国好声音》这样的节目中,评委基本上都是耳熟能详的歌手,如周杰伦、汪峰等,正是这些歌手凭借自己的成就和经验赢得了评委的席位。此外,资历和阅历也至关重要,因为每个人的艺术眼光都有限,只有通过丰富的经验,才能深入理解不同选手的表演。
然而,近年来,一些综艺节目中的评委选择常常让人摸不着头脑。许多节目不仅请了不少小鲜肉,还出现了一些跨界的评委,令人感到困惑。例如,在《让我来唱》这档音乐节目中,评委席上竟然有演员郝蕾。让一个演员来评音乐,真的是为了节目效果,还是在故意搞笑呢?节目播出后,郝蕾立刻遭到了一些网友的嘲讽,甚至有网友要求她给选手做示范。不禁让人想象,郝蕾看到这些评论时的心情。
但更意外的事情发生了——身为评委的郝蕾在节目中遭到当场回怼,差点儿没能顺利下台。这一幕不禁让人想起,《让我来唱》虽然有评委,但节目中也有不少乐评人,包括一些歌手和媒体工作者。虽然他们不一定每个人都是歌唱高手,但从听歌的角度来说,绝对是专业的。他们听过的歌,比起大多数人都要多,因此他们在节目中的发言权也很有分量。
在某一期中,选手陈果的表现得到了两极化的评价——有人认为她的演唱能力不足,但也有人认为她的表演很精彩。这时,评委们就开始发表自己的看法,郝蕾对陈果的表演给出了相当高的评价,甚至使得不少观众改变了立场,重新支持陈果。结果,郝蕾的评价却遭到了一部分乐评人,尤其是水木年华组合的否定。也许你不太熟悉水木年华这个组合,但提到李健,大家肯定知道。李健曾是水木年华的创始成员之一,在组合巅峰时期,创作了不少经典歌曲。
水木年华拿起话筒后,直言不讳地批评郝蕾的评价:“在音乐节目中,站在表演的角度评价音乐舞台,这显然不够专业。”郝蕾则毫不示弱地反击:“舞台表现难道不需要表演吗?”这场公开的“对话”一时成为焦点,引起了观众的广泛讨论。
一开始,观众普遍批评郝蕾,认为她不够专业,甚至有点“飘”。结合她在之前综艺节目中的言论——“我们这一行一点门槛都没有吗?”也让不少人觉得她是在为赚钱而放下脸面。然而,当大家了解了整个事件的真相后,很多人对郝蕾的看法发生了180度的转变。
实际上,郝蕾作为演员,完全是足够有资格担任综艺节目评委的。她曾获得金马奖最佳女配角,并且是温哥华电影学院表演系的主任,这些头衔无疑证明了她在表演领域的地位。那么问题来了,郝蕾是否真的适合担任音乐节目的评委呢?这背后其实有个隐藏的玄机——舞美。
所谓的舞美,不仅仅是舞蹈的好坏,更重要的是舞台的整体效果,包括灯光、选手服装、表演能力等。这其中,选手的表演状态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。演唱并非只是唱功,更多时候,能够打动人心的往往是歌手的表现力。换句话说,有些歌手的歌声可能并不那么出色,但因为其表演极具感染力,反而更容易触动观众。因此,从表演的角度评价选手,郝蕾并没有错,甚至是非常专业的。
郝蕾的点评也不是没有依据的。在节目中,其他乐评人对选手的评价显得有些不一致。例如,香奈儿的表演被批评缺乏“落地感”,舞台表现力不强,而对白皓睿的评价则集中在其演唱能力上,却没有提及其舞台表现力。这种双标的态度,激怒了郝蕾,她开始为陈果的表演辩护,赞扬她的舞台表现力。
而郝蕾的专业性,毋庸置疑。她不仅自己曾发布过单曲,还在话剧中多次进行演唱,业内对她的演唱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。与此相对,水木年华虽然曾以“学霸歌手”形象出道,但在发展过程中一直未能突破,多个综艺节目也早早地退出了舞台。相比之下,郝蕾和水木年华,谁更专业呢?
发布于:山东省佳禾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