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阅读此文之前,麻烦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,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您的支持。文| 方丈编辑| 幸运初审| 天坛
明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神奇的朝代,因为明朝的每个皇帝都有一种拿得出手的“绝活”。
不过,“绝活皇帝”也有好坏之分,有的皇帝将自己的“绝活”带到了工作中,玩物丧志,导致了天下大乱。
那么我们就来细数明朝最贤明的三位皇帝和最昏庸的三位皇帝,他们的绝活是什么?
贤明之君在前
一般情况下,贤明之君都集中在王朝的前期出现,后期肯定不会出现贤明之君,因为要是有贤明之君,这个王朝就不会进入后期。
明朝最贤明的皇帝,那肯定是明太祖朱元璋,这是一位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有名的“传奇皇帝”。朱元璋的出现,让许多乞丐都有了梦想。
朱元璋也是明朝的皇帝,因此朱元璋在位时期,也有一样绝活,至于是什么绝活,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,就是“诛九族”。
朱元璋在位时期,为了稳固朝政,将当初帮他打天下的功臣杀了九成,只有很少的几人活了下来。
虽说杀害功臣这件事自古就有,但是像朱元璋这种明目张胆且“大规模”杀害功臣的皇帝,确实不多见。
朱元璋虽然有些残忍,但是他也是真的做事。整个封建时代,农民一直都是被压迫的一方,汉文帝的“无为而治”不压迫农民,因此汉文帝被称为千古贤君。
农民只要不被压迫就谢天谢地了,“当家做主人”这种事更是想都不敢想。
但是洪武年间,也就是朱元璋在位期间,农民确实有了话语权,百姓有了“民告官”的权力,再也不会被官府的人给欺负了。就凭这一点,朱元璋就比汉文帝还厉害,称得上是“千古一帝”。
不过,由于这种“金字塔底层”反噬“高层”的政策,不利于王朝的统治,因此在朱元璋去世之后,百姓的地位就又回到了最底层。
朱元璋去世之后,将皇位传给了皇长孙朱允炆,可惜朱允炆没能守住皇位,被自己的四叔抢走了。
有人说朱棣虽然谋权篡位,但他是一个好皇帝。
对于这种说法,很多人不敢苟同,朱棣只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小人罢了,除了修撰一部《永乐大典》,他还有什么功绩?
而且《永乐大典》修成之后,朱棣就把主编解缙给杀了,丝毫没有留情面。
朱棣没干过什么好事,为了一己之私,让全天下的百姓陪着他打了四年的仗,不知死了多少人。
就凭这一点,把朱棣送进昏君榜也不为过,不过明朝还有比朱棣更可恶的皇帝,朱棣算不上三大昏君之一。
朱棣自己虽然不怎么样,但是教出来的儿子和孙子非常厉害。
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,开创的“仁宣之治”,是明朝第二个盛世。
由于朱高炽在位的时间非常短,因此在很多时候,人们会把他和他的儿子朱瞻基放在一起来看。
朱高炽在位期间,把朱棣留下的烂摊子整理得差不多了。
之前那些被朱棣冤枉的好人,朱高炽把他们都放了出来,那些因为说真话而被流放的官员,也被朱高炽召了回来。
朱高炽的身体本来就不好,为了处理朱棣留下的烂摊子又累得不行,所以很快就病逝了。
明宣宗即位之后,重用贤臣,重整朝纲,使得明朝恢复到了“靖难之役”前的巅峰水平。
朱瞻基干得很不错,但是有一点不行,那就是寿命太短了,才活了三十六岁,他甚至没能看到自己的孙子出世。
而明朝的第三位明君就是朱瞻基的孙子——明宪宗朱见深。
朱见深并不是一位有着雄才大略的英主,但是他是一个踏踏实实的贤君。他仁德宽厚,顺应民心,实行了很多有利于百姓的政策,是一位合格的守成之君。
如果朱见深只是一个普通的守城之君的话,那他没有资格成为三大明君之一。
但是在朱见深即位之前,他的父亲搞了一个大动作,弄得明朝差点丢失一半的国土。
在这种情势危急的情况下,朱见深还能稳住国内局势,足以说明他的能力,朱见深也因此成为了明朝三大明君之一。
朱见深的父亲是谁?他干了些什么事?为什么说他差点葬送大明的半壁江山?
昏庸之君在后
朱见深的父亲朱祁镇,是必上昏君榜的一个皇帝,哪怕在整个中国历史上,也找不出几个他这样的来。
能与朱祁镇相“媲美”的人,可能只有蜀汉的刘禅,但是人家刘禅都比朱祁镇厉害,从刘禅的视角来看,当时确实没办法了,他才选择投降。
朱祁镇是朱瞻基的儿子,由于朱祁镇出生比较晚,再加上朱瞻基英年早逝,因此父子之间的传承给断掉了。
朱瞻基能征善战的优点完全没有出现在朱祁镇的身上,朱祁镇只是自以为能征善战,实际上什么都不会。
他带五十万明军去打两万瓦剌兵,结果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大败。
就连朱祁镇自己,也成了瓦剌人的俘虏。为了活命,朱祁镇竟联合瓦剌人骗开了很多城池,导致几万瓦剌人直接就打到了北京城下。
如果不是守城的于谦坚决不开城门,京城的百姓可就要遭殃了。瓦剌人见朱祁镇已经没用了,于是就随手把他给放了回来。
朱祁镇回来之后,不但不感谢于谦,还联合亲信诬陷于谦,把于谦给杀了。
之前朱祁镇不在的时候,他的弟弟朱祁钰当了代理皇帝。为了夺回皇位,朱祁镇不惜对重病的亲弟弟下手,间接害死了自己的亲弟弟。
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,朱祁镇都是无可辩驳的昏君。
朱见深即位之后,纠正了父亲的错误,为于谦洗清了冤屈。朱祁钰在位期间,曾将太子换成自己的儿子,将朱见深贬为普通藩王,后来才当回了太子。
等朱见深即位之后,并没有记恨叔叔,而是为叔叔恢复了明景帝的名号。
这种仁德宽厚的性格,正是朱见深成为贤明之君的理由。
朱见深是贤君,可他的孙子是昏君,朱见深的孙子朱厚照,是明朝最“离谱”的皇帝。
朱祁镇之所以那么可恶,是因为他从小就是那个样子,明明没有能力,却总是想做。
但是朱厚照不一样,朱厚照有能力,但是就不管理国家,只知道四处游玩,还要做一些出格的事。
于是朱厚照的不作为,导致朝政被宦官刘瑾掌控,引发了一场动乱,使得明朝彻底走入了下坡路。
朱厚照出门游玩时被淹死后,宦官集团又找来了朱厚照的一个兄弟,让他继承了皇位,此人便是大名鼎鼎的“嘉靖皇帝”朱厚熜。
朱厚熜刚上任的那段时间还行,但是他后来几十年不上朝,只靠着权术管理天下,加快了明朝衰落的进程。
总的来说,朱厚熜算是功过参半,但是朱厚熜的孙子朱翊钧,是真的昏庸无能,张居正都带不动他。
朱厚熜是有权术才不上朝,朱翊钧啥也不会,就开始学爷爷偷懒。
朱翊钧的怠政导致了明朝走入了末路,等后面的三代皇帝即位之后,再想回头已经来不及了。再加上这几位皇帝普遍比较年轻,导致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。
崇祯皇帝即位之后,一直想踩住刹车,但是当时的明朝内忧外患,他已经不可能拯救明朝了。
总而言之,明朝三大明君为朱元璋、朱瞻基、朱见深,明朝三大昏君为朱祁镇、朱厚照、朱翊钧。
明君中最“明”的当数开国皇帝朱元璋,文治武功,无人能比。而昏君中最“昏”的当数朱祁镇,文治武功全都不行,甚至在做人这方面都很差劲。“大明第一昏君之名”,朱祁镇当之无愧。
佳禾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