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7月,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汕尾学校“旭华班”传来捷报:2025届高考生丘棕榆被清华大学核物理专业录取。
南都记者从校方获悉,丘棕榆所在的 “旭华班”,正是该校征得“共和国勋章”获得者黄旭华院士首肯并以其名字命名的班级。黄旭华是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,为我国核潜艇事业贡献了毕生智慧。
丘棕榆。
丘棕榆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“旭华班”的班风就是“爱国爱乡、敢为人先”。“黄老也是从事核潜艇专业的,我也想着像他一样,为国家出一份力,以后为家乡建设、为祖国建设,奉献自己。”
根据学校公开消息,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汕尾学校“旭华班”是在“共和国勋章”获得者、汕尾科学家黄旭华院士关心和支持下成立的、以培养名校拔尖人才为目标的创新实验班。
2022年元旦假期,黄旭华回乡调研。学校校长托人向其带去书信,汇报了学校近年来取得的办学业绩,并提出在校园建造黄院士塑像的愿望,以及希望在高中部三个年级各设立一个“旭华班”,鼓励学子勇攀科学高峰。黄旭华在认真读了来信后,欣然允诺。当年1月21日,高中部“旭华班”宣告成立。
展开剩余48%南都此前报道,黄旭华于1926年3月出生在广东省汕尾市(原海丰县),祖籍广东省揭阳市,是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,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七一九所名誉所长、原所长。
在黄旭华和同事们的努力下,1970年12月26日,中国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顺利下水,1974年8月1日,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被命名为“长征一号”,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。1981年4月,我国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成功下水。两年四个月后,交付海军训练使用,加入海军战斗序列。由此,中国成为继美、苏、英、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。
1988年4月,我国进行核潜艇首次深潜试验。数百米深的深潜试验,是最危险的试验,黄旭华决定亲自随核潜艇下潜。2019年9月,黄旭华被授予“共和国勋章”。
2020年1月份,黄旭华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。当年9月,黄旭华将其中的50万元奖金捐赠予广东省潮汕星河奖基金会。另据中国船舶719所介绍,黄旭华先后向科研、科普、教育机构捐献自己所获奖金逾2000万元。其中,他捐资1100万元设立的“黄旭华科技创新奖励基金”,激励着一大批科研工作者继承和发扬科学家精神,开拓创新、勇攀高峰。
2025年2月6日,黄旭华在湖北武汉逝世,享年99岁。
南方都市报(nddaily)、N视频报道
南都记者 林诗妍
发布于:广东省佳禾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